华特达因:通过丰富产品线提升公司竞争力
投资者提问:请问公司现在是如何保持提升公司的竞争力的,感觉公司产品单一,是否有开展创新药研发意识?公司今年的经营目标是什么?是否做大做强?公司目前有在开发的创新药项目吗?
投资者提问:请问公司现在是如何保持提升公司的竞争力的,感觉公司产品单一,是否有开展创新药研发意识?公司今年的经营目标是什么?是否做大做强?公司目前有在开发的创新药项目吗?
华特达因最新股价报30.06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18元,涨幅0.60%。盘中最高触及30.44元,最低下探29.32元,成交金额2.32亿元。
6月11日,华特达因今日收盘29.49元,下跌2.96%,滚动市盈率PE(当前股价与前四季度每股收益总和的比值)达到13.06倍,总市值69.10亿元。
6月10日,华特达因今日收盘32.39元,上涨1.22%,滚动市盈率PE(当前股价与前四季度每股收益总和的比值)达到14.34倍,总市值75.90亿元。
山东华特达因健康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是医药业务。公司的主要产品是伊可新、伊D新、达因铁、达因钙、达因锌、小儿布洛芬栓、二巯丁二酸胶囊、盐酸托莫西汀口服溶液、地氯雷他定口服溶液、西甲硅油乳剂。达因药业获2024年度中国非处方药生产企业综合统计排名第17名、20
6月4日,华特达因今日收盘32.64元,上涨3.65%,滚动市盈率PE(当前股价与前四季度每股收益总和的比值)达到14.45倍,创147天以来新低,总市值76.49亿元。
6月3日,华特达因今日收盘31.49元,上涨1.78%,滚动市盈率PE(当前股价与前四季度每股收益总和的比值)达到13.94倍,创27天以来新低,总市值73.79亿元。
2025年4月16日互动易:达因药业已与头部电商平台(如京东、天猫等)建立战略合作,公司产品线上销售显著增长,B2C和O2O渠道占比提升,线上增速高于线下。线上主力产品为维生素AD滴剂(绿色装0-1岁、粉色装1岁以上)、达因钙、达因铁、达因锌及以“伊可新”为品
当地时间5月26日晚,洋河股份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举办中国白酒文化推介及品鉴活动。本次活动以“共饮一觞, 同心追梦”为主题,来自当地学术机构、金融机构、文化管理部门、商会等机构的代表和哈萨克斯坦酒业代表出席活动,共同开启文明交流之旅。
达因药业专注于儿童健康产业,坚持“量身定制儿童药物”研发理念,目前主要产品为“伊可新”维生素AD滴剂等儿童药品。除儿童药品外,达因药业还涉及儿童保健营养食品等,其未来产品可能延伸至儿童洗护等儿童用品领域。
5月29日,华特达因今日收盘30.28元,上涨1.07%,滚动市盈率PE(当前股价与前四季度每股收益总和的比值)达到13.41倍,总市值70.96亿元。
2020年1月21日公司在互动平台称:公司环保分公司产品为二氧化氯发生器、次氯酸钠发生器、臭氧发生器、加药装置、盘式过滤器及水厂自动化等多种水处理产品和业务,广泛应用于饮用水、市政污水、工业水处理、大气治理等多个应用领域。
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向华特达因提问:您好。公司的主力产品AD滴剂,胶囊型的使用起来不太方便,需要用剪刀剪开滴剂。建议考虑增加玻璃瓶包装,倾斜即可滴入。
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向华特达因提问:中高考临近,托莫西汀通过调节大脑中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水平,增强前额叶皮层的功能,从而改善注意力、计划性和执行能力。这些改善可能并缓解因由ADHD症导致的注意力缺陷、时间管理困难或学习效率低,托莫西汀可能通过改善这些核心症状并
2020年1月21日公司在互动平台称:公司环保分公司产品为二氧化氯发生器、次氯酸钠发生器、臭氧发生器、加药装置、盘式过滤器及水厂自动化等多种水处理产品和业务,广泛应用于饮用水、市政污水、工业水处理、大气治理等多个应用领域。
华特达因回复:您好,伊可新胶囊型的设计,是单剂量、遮光包装,相对于玻璃瓶多剂量包装的产品,有剂量精准,产品有效成分稳定等优势。谢谢您的建议,我们也将基于产品特性和用户需求通过研发不断改进升级公司各类产品。
5月19日,华特达因今日收盘29.93元,下跌1.48%,滚动市盈率PE(当前股价与前四季度每股收益总和的比值)达到13.25倍,总市值70.14亿元。
2020年1月21日公司在互动平台称:公司环保分公司产品为二氧化氯发生器、次氯酸钠发生器、臭氧发生器、加药装置、盘式过滤器及水厂自动化等多种水处理产品和业务,广泛应用于饮用水、市政污水、工业水处理、大气治理等多个应用领域。
5月15日,山东华特达因健康股份有限公司在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举行2025年山东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活动,就投资者关心的问题进行了回复。以下为本次投资者关系活动的详细情况:
5月13日下午,山东华特达因健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特达因”)举行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2024年,华特达因在连续五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正增长后,首次出现业绩下滑,但今年一季度,公司经营情况好转,实现营业收入6.16亿元,同比增长7.78%;归母